美国如今被视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,而其首都华盛顿,则以独特的地位和广泛的知名度驰名世界。这座看似“耳熟能详”的城市,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趣味事实。从地理、人口到经济与历史,华盛顿特区在许多方面都与其他城市迥然不同。
华盛顿特区的地理轮廓尤为特殊。整个辖区面积约为177平方公里,在地图上呈现出类似缺了一角的正方形形状。当年,美国挑选波托马克河畔作为建都之地,最初是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各划出一部分区域,组合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,并作为联邦政府所直接管辖的特区。起初,辖区囊括了来自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德里亚和其县区,以及马里兰州的乔治城、华盛顿市、华盛顿县等。1846年后,弗吉尼亚州要求归还河以南地区,联邦政府最终同意,南岸的土地被归还,使得正方形的辖区留下了一个明显的缺口。到1878年,特区北岸的乔治城和其他城区得以合并,由此产生了当今完全重合于哥伦比亚特区范围的“华盛顿市”。
谈及名称,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”这个全称令人印象深刻。日常表达中,“华盛顿”或“首都”往往强调其政治与行政中心的功能;而称呼为“哥伦比亚特区”时,则更着眼于地区地理或者居民的生活空间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水域面积占据了特区总面积的10.16%,而各类官方机构占据区内土地的大约一半。美国国会、白宫等数不清的联邦机关令人目不暇接;这里还聚集了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机构总部,以及众多的使馆、博物馆与历史遗迹。
人口结构方面,华盛顿特区现有大约69万人口,黑人居民约占46%。在美国独立早期,这片区域几乎是一片空白,由一些小村落构成。随着19世纪美国内战爆发及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》颁布,许多原南方奴隶获得自由权利,并迁至联邦首都,这极大推动了黑人居民比例的上升。到1870年,黑人人口已占据总人数的三分之一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美国掀起黑人民权运动,吸引了更多非裔群体来此定居。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,华盛顿有超过七成居民为黑人。如今,这一比例已趋于接近白人人口,但两者在空间上却分布明显:16街以东多为黑人聚居,白人则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华盛顿居民所拥有的公民权利,与其他州居民存在显著差异。作为联邦直辖区,这里的最高管理权掌握在国会,市政事务也要接受国会的严格监督,远不如各州享有自治权。哥伦比亚特区在美国国会仅有一名没有投票权的众议院代表,在参议院则无一席之地。更令人诧异的是,1963年之前,特区居民甚至无法参与总统选举。正因如此,多年来关于使华盛顿特区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争议屡见报端。
经济数据上,华盛顿特区的人均GDP表现亮眼。2022年,特区总GDP达到1650亿美元,人均水平突破了20万美元,几乎是全美平均值的三倍。这一数字也明显高于纽约州与加州的人均GDP。须指出,华盛顿特区的经济结构与典型的美国州或大城市有很大不同。由于空间有限且工业基础薄弱,特区的经济活动高度依赖政府及相关机构。据统计,联邦拨款及所属部门的运转支出,占据了全年GDP的约34%;其他如商务、旅游、房地产、信息、教育和传媒等行业同样与政府运行息息相关。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形态,在其他城市中很难见到。
华盛顿地区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小知识。这个城市虽然地位崇高,但其辖区内并没有国际机场。三座服务于本地区的国际机场均位于毗邻的马里兰和弗吉尼亚州,分别为巴尔的摩国际机场、里根国家机场和杜勒斯国际机场。交通设施亦起步较晚,直到1976年才开通地铁,总里程为188公里,与纽约(1904年开通)和费城(1907年开通)相比晚了数十年。春天的波托马克河畔,一排排近3000株樱花绽放,实际为日本政府1912年赠予的礼物,成为当地一大景观。
历史层面,华盛顿为何被选作首都,这一问题耐人寻味。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,直至1790年才正式选址并动工建造华盛顿特区。此前,无论费城还是纽约都曾作为国家临时首都。费城身为独立战争的策源地,两次大陆会议、《独立宣言》和《制宪会议》均在这里召开。直到华盛顿特区建成前,费城还担任首都长达十年左右。至于纽约,同样曾是邦联会议所在地,美国首任总统、第一届国会和最高法院也都诞生于此。事实上,诸如普林斯顿、安纳波利斯、特伦顿等城市在18世纪80年代短暂地成为过国会驻地,足见首都的变迁并不罕见。
频繁迁都,部分原因来自当时州政府与联邦议会的权力博弈。著名的费城士兵讨薪事件便是一个例子。独立战争后,联邦因筹措军费共欠下约5000万美元巨额债务。1783年6月,因反复拖欠薪饷,被欠薪的士兵包围了议会大厦。面对骚乱,联邦议会向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求助,却遭到拒绝。无奈之下,邦联议会迁离费城,开始了在多地流动办公的历史。
美国决定建一个完全归联邦直接管辖的新首都。原因有二:一是出于安全考虑,避免联邦政府遭受地方势力干预;二是为调和南北利益分歧。北方强省如纽约和费城虽然实力雄厚,但若继续作为首都,无疑会加剧南方的不满。1790年,国会通过法案,决定在波托马克河沿岸划定新首都,地理上正好位于原始13州的夹缝地带,体现南北间的妥协。马里兰和弗吉尼亚两州各拿出一部分土地,共同组建了现在的哥伦比亚特区。
不容忽视的是,尽管费城曾为美国独立作出巨大贡献,两次大陆会议、独立宣言和制宪会议都在那里召开,历史地位无可置疑,但最终首都殊荣还是被一片新辟的土地“抢走”。透过华盛顿特区的独特历史与现实,无疑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美国政治、社会与城市演进的复杂与多元。
配资一流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